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911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,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
另一方面,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还要注重建立起企业家队伍的形成机制、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。
现在进入A、B、C的调整浪当中,我估计这个调整可能需要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。中美较量的本质:对地球有限资源的竞争 我认为中美难免一场大的决战,这场决战是争夺东亚的领导权,甚至世界的领导权。
如果我们有一套好的制度,能够把这些都理顺,把大家拼命为自己挣钱的力量理顺为社会进步的力量,比较好的释放出来的话。由于世界工厂的形成,中国对海外出口,获得贸易顺差,助推我们经济的发展,成为财富井喷的重要源头。另外也是因为中国过去是封闭的,现在慢慢与国际金融一体化接轨,尤其资本项目开放,形成了内外双向的变化。对外是美国先利用希腊跟高盛做假帐引发欧债危机,使大量欧洲钱流到美国。这就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大背景。
提问5:张老师对于东北经济的未来发展怎么看?对于大庆资源型城市转型有何建议? 张庭宾:东北经济是是国企模式衰落和人口红利消失的结果,要改变挺难的,我们要允许在一个较低增长,甚至负增长但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,东北的优势还是在农业和自主技术制造业。中国也是一种综合的挑战,对美国形成了一种新的压力。我十几年前见过一个傻子,我觉得他讲话讲得很厉害,我觉得这个人蛮有本事的,他英文说得非常好,他也没去过外国,我说这个傻乎乎的中国人怎么英文讲得这么好呢,中国真的是有厉害的人的,这个傻子的名字后来我才知道,他叫马云。
弗里德曼对这么多届美联储的主席他都批评的,只是对格林斯潘没有批评,他只是称赞,在我面前称赞他,格林斯潘曾经是一个非常红的人,他拿过无数的名誉头衔,他不仅是美国经济的控制大师,他是全世界经济的第一把手,结果怎么样?结果怎么样呢?结果声名狼藉收场,这是一位学者,是一位谦谦君子,他对中国是好的,对中国是善意的,现在对中国有善意的外国人不是那么多了。到现在经济政策非常不明朗,听不到有些什么是我自己能够认同的政策,那个路向非常不清楚,所以这就是属于我可以不说的话我就不说了,因为没什么意思了。(笑) 回到2007年,把那个时候的制度稍稍改一下,要把分配制度搞好。你们想想看,他从1982年对通胀的推测,一直错到他2006年去世的时候,你说难不难、你说难不难?那你说我错一下有什么关系呢! 今天早上有一位同学打电话给我,他说伯南克他到底厉不厉害?他能挽救几年前的美国金融风暴?我说伯南克最厉害的那一点,就是他决定了不再做美联储的主席了,这一点是最厉害的,最本事的。
为什么会这么麻烦呢?在日本的例子我们常常都听到,二十多年来每年听到几次,日本经济开始好转了,好转、好转,每年涨两三次,年年都说,可是没好转到。所以中国人不需要担心的,要开放就开放。
中国人怕什么,中国人怎么可能斗输给别人,这个怕什么。你看看股票上升,现在股票制度改了,现在股票的制度变成国际化了。当年我跟香港财政司的彭利斯(音)做朋友,他说我只听你一个人讲,其他人我从来不听,因为你从来没试过为了自己知道内幕而赚过一毛钱的,你从来没对任何利益集团说过一句话,真的满街都是利益团体。我知道他们是下面的人自作聪明的,中宣部从来没有管过我,我几十年都是这样讲话的。
进入 张五常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中国经济 。有些干部我认为他们是很厉害的,对经济贡献非常大,我不晓得发生了什么事,听说无端端又不见了,这些我不敢讲。你做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就变成利益团体,多的不得了,有哪个不想趁有这个政策去找回一笔钱的。所以以中国目前的实力,应该在国际上再起来做一些事情,而顺便大大修理目前中国的情况。
我认为大萧条并不是说经济垮了下去就是大萧条。你看过哪一本书,从事经济政策的他们看过哪一本书,全世界哪里有地方不是说要放马上就放的,德国的经验、到处的经验都是这样。
货币,是用来协助贸易的,不是用来协助调控经济的。信贷膨胀引起的收缩,1929年美国出现过,八十年代后期日本出现过,美国2008年也出现了,这种是很难有的现象。
问题就是他们已经放出去这么多钱,而市场的预期是十年以内不会有通胀,这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,也就是说大家都看到是没有前途了。你可以问他,我真的见过他的,我说这个人这么有本事,他那时候没钱的,当年我假如说买了他股票就发了。什么意思呢?也就是说市场看到前景是没有希望的。他知道假如他继续做下去一定倒霉的,一定倒霉的。另外一个悲观的看法就是从国际上来看,我认为情况也不好,中国不好,国际又不好。第二,关于所谓的金融自贸区,也是搞的一塌糊涂。
我知道有一些干部为国家做了两个项目,为国家赚了15亿,他只有8000块钱一个月,这是不对的,这是不对的,这样做是不对的。三年之后我们的敌对不是香港,而是华尔街,一下子就把他们的阵地就抢过来了,中国有什么做不到,没有理由做不到的。
你去买一辆韩国的车子,跟国内买的车子,仿韩国的车子,那个水平差的多远啊,那要这些劣质车子干什么呢。为什么搞的这样子呢,你们听我讲清楚。
信贷膨胀并不等于货币膨胀,就是说信贷膨胀可以是没有通胀,就是你借我也借大家都借,借到信贷很高,一下垮了。1968年香港的地价跌到零,没问题呀,隔几年就上去了。
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出过什么人才?你去看看,一团糟,搞人事关系,又数发表文章多少篇,一下又要去做什么报告,权力斗争。而它麻烦就是经济衰落下去很难再起得来。但是货币政策要换一个,不能再用这个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。那就开放吧,你把银行制度搞好了,把金融法律搞好了,那就开放吧,陆家嘴开放,那外资自然就进来了。
香港1975年恒生指数从1700点,两个月之后跌到120点,没问题,你说它是泡沫也好,怎么说都没问题。保护主义保护了这么多年,保护其实保护的是劣质产品。
我认为,应该停止公布那些数据,过几年考虑清楚怎么统计,然后再公布。最重要的资料是三个礼拜前,十年的美国债券,这不是普通一般的债券,是成行成市的可靠的债券,它的孳息率跌到2厘以下,这个现象在30年代的大萧条出现过的。
先找些国家,不要搞什么亚洲自由贸易区,一放就放,很简单的。你要用这个货币制度,中国搞这些利息自由浮动,为什么搞成这个样子?你现在去借钱8厘借不到,那有什么投资可以有8厘的回报呢?这个货币政策根本就不能用,货币只是用来协助贸易,没人叫你用来协助调控经济的,现在变成货币调控经济。
结果又搞出这个4万亿,又地方政府欠了20万亿,乱花一通,这是大问题,就搞成目前这个样子。不要偏袒香港,搞些什么人民币中心,要放就放了。美国算他们看错,我自己也看错,我对北京的朋友们说过,我说不要买那么多美国债券,我怎么会继续买债券呢,这样子乱把钱丢出去,应该有通胀的,一通胀的时候利息就上升了,那么美国的债券一定会跌的很厉害。我个人认为大萧条的定义,就是经济衰落以后不需要很多的衰落下去,有箫条,但不需要大萧条,但是要经过很长的时间都不能够再翻身,因为这个长的时间的小箫条就变成大萧条。
我认为,虽然我不满意周小川先生的央行政策,我不是批评他个人,央行里面哪一个厉害我都还没见过。该怎么说呢?县际竞争制度。
人类历史只有几个这种经验的,这个问题从1929年开始。国债方面,这个大麻烦大家都知道,我也不要再讲了。
中国人怎么可以输外国人,很多人比我还厉害,为什么这么多年大学教育都搞不起来,学校一团糟,这个要大手改的。这个大萧条的概念,在经济学上从来就没有比较可靠的定义。
发表评论